公元184年,黄巾起义爆发,各路英雄纷纷登场。
这一年被认为是三国狭义上的起始点,
《三国演义》也将黄巾起义作为起笔事件。
结果证明,全书最受欢迎的部分,
正是从黄巾起义到曹丕称帝这一段。
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,天下彻底分崩离析。
公孙家占据辽东,
袁绍击败公孙瓒、吞并韩馥,占据黄河以北地区,
曹操挟天子令诸侯,占据黄河以南到淮河的地区,
汉中张鲁、益州刘焉父子、荆州刘表父子、
南阳张绣,徐州吕布、淮南袁术等人纷纷割据,
这还不算到处流浪的刘备。
这段时间是真正的乱世,
各诸侯之间互相征伐,整个北方打得一团糟。
汉朝四百年来苦心经营的中原、关中地区残破不堪,
“白骨露於野,千里无鸡鸣”,人口百不存一。
曹操先后打垮吕布、张绣、袁绍等人,
统一了北方,大力推行军屯,
百姓才算基本安定下来。
在曹操扫平北方的过程中,
无数良臣猛将登上历史舞台,
各种奇谋诡计层出不穷,
武将之间的阵前单挑,让人大呼过瘾。
我们熟知的“五虎上将”、“五子良将”、
“江东十二虎臣”等全部活跃在这个时期,
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。
公元219年,关羽兵败被俘,率先阵亡,
仿佛推到了多米诺骨牌,其余猛将纷纷病故或阵亡。
张飞被部下杀害,黄忠中箭而死,
马超病故,刘封被处死,“五虎上将”五去其四。
法正在夷陵之战前去世,
刘备在夷陵兵败后也撒手人寰。
曹魏方面,庞德被关羽处死,
于禁被俘投降,后来羞愤而死。
曹操见到了关羽首级,不久后病死,
临死前还带走了华佗。
张辽、徐晃中箭而死,乐进病故,
“五子良将”仅剩张郃。
程昱、贾诩、曹仁、许褚也先后病故。
在历史本位面,
这些人物也是在这个时间段阵亡或病逝的,
只不过死法和小说中的不一样而已。
这一点很好理解,
经历过镇压黄巾军的将领基本都在六十开外了。
在当时极端落后的医疗条件下,
能活到这个岁数已经很不容易了,
像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马超等人连五十都不到呢。
这些主要人物死后,
《三国演义》没什么意思了,
也就诸葛亮北伐还有些意思,
偏偏又充满封建宿命论那一套,看得窝心不已。
诸葛亮死后,姜维九伐中原、
淮南三叛、吴宫干戈更没意思,
几乎全是政治斗争,小编看了很多遍也没什么印象。
大家怎么看呢?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,畅所欲言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